產品列表
聯系我們
公司新聞
在切割軋制生產過程中,18頂出口故障較為常見,是制約四分生產的主要故障點,主要表現為內外鋼前端向切割帶方向急劇彎曲,導管舌尖頂部,或從出口彎曲180度,卡在導槽內堆鋼。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下;
1.孔型設計存在缺陷,主要是孔型設計中參數分布存在問題,調整難度過大,對員工整體素質和操作水平要求較高。
2.17架孔槽設計過大,切分帶不能很好地加工。
3.材料形狀控制不準確。15架填充不良,或16架材料形狀太小,切割后兩線前端嚴重不對稱,17架變形不均勻,切割帶加工不良,進入18架頂出口現象,或12-16架材料形狀太大,18架變形嚴重不均勻,導致頂出口現象。
4.15架16架導衛間隙控制不適合中性,軋件前端彎曲切割偏差,導致頭部尺寸過大或過小,17架后,導致18架頂出口。
5.切分帶處溫度較高,18架不易脫槽。
6.導衛設計有問題或18架出口內腔尺寸過大,離軋輥較遠,不能有效防止18架頭部形狀的變化。
7.18架軋機導衛,導衛梁未按要求裝配對正。
8.17架材與進口導板安裝配合不好。
9.切分導衛未按要求組裝,或切分輪偏心方向錯誤或方向不統一。
10.前架次間轉鋼,特別是12-13架之間。
11.17架出口扭轉角度調整不好。
12.軋槽磨損嚴重。
13.切分輪和切分導衛的設計問題。
14.連接軸間隙過大。
18架頂出口故障解決方案
1.優化孔系統,重新分配各次壓下量。確定生產工藝。
2.探索最佳工藝,重點是加熱參數、每個二次材料形狀尺寸、每個二次材料速度和電流參數,在每個團隊中嚴格執行形成標準。
3.提高軋機導衛的裝配水平,重點裝配15-16個軋機導衛,保證軋機的剛度和軸向穩定性。嚴格做好導衛的預調和安裝工作。
4.重點冷卻切分帶。
5.改進18個導衛形式和內腔尺寸,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使舌尖盡可能靠近變形區域,提高導向性。
6.17架材料形狀和進口導板的安裝應遵循以下原則;當17個孔不滿時,導板不容易偏向切割帶。當17個孔充滿時,導板應偏向切割帶的相反方向.
7.及時檢查軋輥磨損情況。
8.改變導衛的形式。